律师侦查阶段看守所首次会见?

更新时间:2025/5/26      浏览:11

律师的辩护工作贯穿于刑事诉讼整个过程,而侦查阶段作为刑事诉讼第一阶段,律师只能在无法阅卷的基础上开展辩护工作。在此前提下,会见是律师最能快速高效的了解案情,为当事人辩护的重要手段。家属应当重视律师会见的必要性,律师在侦查阶段的首次会见,最大程度为当事人提供有价值的法律帮助。

一、会见的准备工作

1、通过与委托人进行沟通,对案情有大致了解后,在与当事人会见时,对案情分析更透彻,对案件走向的分析更准确。

2、通过当事人家属提供的拘留通知书查明羁押处所,明确当事人被羁押地。

二、会见的操作流程

1、告知家属他委托律师会见。辩护律师第一次会见时,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进行自我介绍,要表明是受其家人的委托,与他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。

2、告知其享有的权利、义务对当事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进行告知时,对一些办案人员可能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情形,应当进行重点提示,增加当事人自我保护能力,让当事人感觉到并非孤军奋战。

3、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了解嫌疑人的姓名、年龄、身体状况,有无前科,有无严重疾病、精神病史,是否怀孕,工作单位、具体职务(特定身份犯罪),是否为人大代表和少数民族。也可以了解嫌疑人家属的身体情况,这些都可能作为申请取保候审的理由。

4、详细了解案件全部情况

(1)了解当事人的到案经过,核实是否构成自首等情节,手续是否完善、程序是否合法。(2)了解侦查机关讯问的内容,当事人回答的内容。(3)对当事人说的话保持怀疑的状态,对漏洞进行询问,以便了解案件整体事实。(4)核实有无从轻、减轻、免除处罚的情节。

5、提供法律帮助

  (1)相关罪名解读(罪名、量刑、罪与非罪的区别),一是向犯罪嫌疑人讲解有关的法律知识,包括其涉嫌犯罪的有关法律规定,构成要件,此罪与彼罪的区分,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定罪原则的规定,刑法关于从重、从轻、减轻、免除处罚情节的规定,有关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、程序、期限的法律规定。

(2)《刑事诉讼法》的规定告知,一般刑事案件要经过3个阶段,即侦查阶段、审查起诉阶段、审判阶段,其中在侦查阶段,刑事拘留最长时间是30天,到期后,公安机关会呈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,检察机关审查逮捕的期限是7天,在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一般是2个月。如果没有延长羁押期限,2个月后会侦查终结,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。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期限一般是45天,如果认为证据不足,可能会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,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,每次补充侦查的时间为1个月。检察机关审查证据材料后,认为涉嫌犯罪证据充分,会将案件移送法院起诉。一审法院的审理期限一般为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。

(3)提供有效的法律意见,在了解完案件基本事实后,要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,分析侦查机关的侦查方向,预判案件走向,告知其注意事项,例如,侦查机关通过了解某某信息,目的是为了判断主观是否明知、本案中作用大小、地位高低等,从犯罪构成及影响量刑的角度分析,公安机关可能会掌握哪些证据,同案犯可能会如何供述,风险点有哪些,如何实事求是的做讯问笔录,既要争取坦白的情节,又要最大限度的保障自己的利益,这一点需要律师的专业与技能。

6、听取当事人的辩解

听取犯罪嫌疑人所作的辩解,确认是否存在证明其无罪或罪轻的材料和意见。

7、告知当事人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通过上述的询问和了解,律师可以告诉当事人后续的工作内容,比如在刑事拘留期内争取申请不批准逮捕,并且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其申请取保候审。

律师在回应当事人对案件后续结果的询问时应慎重,可以对案件的未来走向进行预判,但应当是附条件的预判,并且是具有多种可能性的预判,不宜也不能做出明确而肯定的回答。一是侦查阶段尚未阅卷,对案件信息了解不精确,很容易预测错误;二是即使全面掌握了信息,判断正确,也要保守回答,避免给当事人带来过高的期待。